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十六章 东西文化大碰撞(一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玲046)特聘教授盛赞荷马史诗,东西对比引发文化争议。

    且说,又被闾丘慕薇撵出餐厅后厨的校园第一帅维维安,讪讪地回到教室预备继续上课。

    这家伙依旧大腊腊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,接近门边的角落,心情完全没有受到半点影响,这样坚韧顽强的心理素质,也是他以饱受诟病嫌弃之身,却能常年维持轻松快乐的根本原因,同窗密友们称之为:脸皮厚,书面语言通常算作:豁达。

    眨眼间一年就过去了,校园里的玲珑少年们普遍长高了不少,也有些男生嗓音忽然变粗,搞得亲朋好友尤其不习惯。他们自己却在得意中,迎来豆蔻年华里的又一个喧闹的春夏之交。

    伴着身边熟睡的凯文,维维安哼着耳机里的R&B,手上脚下不停地摆出各种手印造型。俨然化身睡神的背景音乐,同时扮演着神经质的伴舞。最难得是,此等画风还极为和谐自然,本班的同胞们早都习惯了,当他是律动不安的空气;只有陌生的外人,才会当他神经病附体。

    文学鉴赏课的钟声响起,摩根教授夹着绿色教案,自信沉稳,极为绅士地步入阶梯教室。

    因为摩根教授的课时紧张,排班非常满,为了尽量压缩时间,今天是多个班混上的大课。尽管是选修课,也极少有人缺席。除去有事请假、因公外出的,下面坐了总共七八十位学生,正恭候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,开讲他最著名的系列专题课程之一:西方文学鉴赏。

    仿佛只是个标配装备,摩根每次讲课,都会夹着那本绿色教案,但从来都不会翻开查阅,因为所有的知识要点早就烂熟于心,只偶尔会用PPT做幻灯片演示,内容也大都简单扼要,几乎没有课堂笔记。但听他的课却很累很紧张,想要追随他的思维进度,功夫主要用在课外。学生们需要事先的大量文学阅读,才能跟上他宽广跳跃的授课思路。

    今天他要讲授的主题是:西方文学史第二十三讲——人类记载最伟大的经典:荷马史诗。

    摩根教授带着情人般迷恋的神态,滔滔不绝地为孩子们描述着荷马史诗的壮美和精彩,下面一片宁静,偶尔有记录笔记、翻看要点的,学生们似乎不愿意漏掉任何一句经典的讲评。他充满磁性魅力的男中音,虽带着个别发音不标准的英伦港普腔,却起承转合间似行云流水,抑扬顿挫得如交响管弦,抛开话题内容不谈,这声音本身就是一首流动的诗歌,华美的乐章。

    难怪他的课会堂堂爆满,尤其是女孩子们特别喜欢。

    最后,摩根教授总结道: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这么大气磅礴的诗歌,充满了雄性之美。《荷马史诗》不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、美学价值和观赏性,更是古希腊于公元前十一世纪,到公元前九世纪保存下来的,唯一的文字史料。这部伟大的作品反映了古希腊的迈锡尼文明,因此这一时期,也被人们称为“荷马时代”或是“英雄时代”。

    对于英雄的膜拜和向往,是全人类有史以来最共通的,这一点上没有时间和地域的界限。只要有人存在,就有英雄梦想。这种梦想使得人类变得比其它生物更有趣、更生动、更可爱。没有英雄梦想的人类,将是何等枯燥乏味?西方的文明,将这一份可敬的梦想,发挥到极致。

    即便是在拥有古老文明的东方国度里,远古时期的男性诗人们,大多还在描绘山水田园、得志失意、才子佳人、朝代更替,或者边塞艰苦、阴谋诡计,很少有这样直抒胸臆的大手笔,这就反映出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,以及古老文明起源的巨大的差异。

    长篇的经典作品也有,比如:中国人最喜爱的四大古典名著,我是很早就仔细阅读过了,而且还不止看过一遍哦,印象非常深刻。我来说一下我的感受,不一定准确,欢迎大家指正。

    《西右记》最有趣,写的是一个唐朝的漂亮和尚骑着白马,带了个挑行李的仆人去取经,很有点像《唐吉坷德》的故事。一路上收了个猴子王和肥猪仙,保护他一边行走一边打妖精,碰见很多美女,抗拒诱惑、不为所动,最后是功德圆满的结局。非常像是在玩一个积分赚点、打怪充值、完成一项项任务的,十分热闹的大型通关游戏,类似一部普及佛教思想的“圣经”。我个人觉得,读起来鲜活生动,很有乐趣,却没有太大的文学价值,和思想意义。

    《水浒钻》是写一群地痞罪犯、和尚盗贼,都各有本事,闯了祸以后却不服国王的管理,逃跑到水泊梁山去,占山称王的故事,有点像《侠盗罗宾汉》。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